今天(7月6日)11时
上海中心气象台更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
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:
预计中心城区、宝山、嘉定、闵行等地
今天最高气温将超过37℃!
截至目前,
上海已迎来15个高温日!
(小编内心OS:
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…
)
展开剩余85%炎炎夏日,
这些“国民解暑神器”:
风油精、清凉油
藿香正气水、十滴水
仁丹、人丹
你真的用对了吗?
如果随意使用,
不仅无法有效防暑,
甚至可能带来风险!
清凉油 VS 风油精
看似相同,用法大不同
清凉油和风油精,价格便宜实惠,防暑的同时还能止痒。很多人认为这两者功效相同,其实不然。
从成分来看:
●清凉油主要含樟脑、樟脑油、薄荷脑等;
●风油精除了这些成分,还含有水杨酸甲酯。
从功效来看:
●清凉油更擅长缓解头晕、头痛、鼻塞和中暑等症状;
●风油精因含有水杨酸甲酯这种解热镇痛抗炎成分,更适合用于蚊虫叮咬后的局部皮肤炎症反应和镇痛。
医生提醒,清凉油和风油精并非人人适用,这4类情况要注意:
●皮肤有烫伤、损伤或溃疡时不要使用,会刺激伤口延缓愈合;
●容易皮肤过敏的人不建议使用,如果使用后出现皮疹瘙痒、局部红肿等情况,应立即停用;
●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和3岁以下儿童要慎用;
●眼部、口鼻及周围黏膜部位禁止使用。
藿香正气水 VS 十滴水
用对是“良药”,用错是“风险”
这两类中成药是很多家庭夏季必备药,用对了能缓解轻微中暑,用错了可能会引发健康危机:
●藿香正气类药物成分较多,其中藿香正气水一般含有酒精。
●十滴水主要含樟脑、干姜等成分,辅料也是酒精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这两种含酒精的药物不能和头孢菌素类(如头孢氨苄、头孢呋辛酯等)、甲硝唑、替硝唑、呋喃唑酮等药同时服用,否则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,具体表现为头晕、恶心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可致死。
此外,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,前者主要是指因为在高温、通风不良、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致病症,主要表现为口渴多汗、头晕心悸、面色潮红等;后者是指“暑热在内、寒湿在外”,通常是因为错误的方式解暑而引起,主要表现为畏寒头痛、发热无汗、鼻塞流涕、胸闷恶心和呕吐腹泻等症状。
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不是“万能解暑神药”,它们更适用于夏季贪凉导致的阴暑,如果是因为暴晒或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而导致身体过热的阳暑,使用它们则可能会延误病情。所以,一旦服药后症状未缓解,建议及时就医。
仁丹 VS 人丹
成分相近,功用有别需注意
仁丹和人丹,读音相同,常常被人们混淆。事实上,它们在成分、功能和安全性上都有区别。
●在成分方面:
它们有一些成分相同,如薄荷脑、肉桂、甘草等,但也并非完全一样。仁丹含有陈皮、朱砂等;人丹含有桔梗、樟脑等。
●在功能方面:
仁丹主要用于清暑开窍,可缓解中暑引起的恶心、胸闷、头晕等,还对晕车、晕船有一定效果;人丹则侧重于祛风健胃,可用于消化不良、恶心呕吐、轻度中暑等。
●在安全性方面:
仁丹因含有毒性中药朱砂,高血压、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;人丹含有樟脑,婴幼儿和孕妇禁用,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。
比起热得不舒服了到处找药吃,
夏季防暑更重要!
5大方面看过来——
↓↓↓
1
空调风扇该开就要开
有些老人为了节约电费,舍不得开空调、吹风扇。医生警告:老人中暑风险高出年轻人3倍,高温天不开空调风扇,等于拿生命开玩笑!不过,使用时要注意空调、风扇不要一直对着吹,风力也不要调太大。
2
少量多次喝温水
如果夏季猛灌冰水,冰水进入胃肠道后,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,导致血液供应减少,容易引发腹痛、腹泻、胃胀等问题。所以,最健康解暑的饮品是温热或常温的白开水,且应少量多次喝水、每天2-3升为宜。
3
注意饮食卫生
夏季是肠胃炎高发期,吃烧烤、喝啤酒、贪吃冷饮等都可能引起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症状,脱水状态下更易中暑。
4
特殊人群少出门
年老体弱者、孕产妇、婴幼儿等人群,天气太热建议少出门,即使要外出,也要戴遮阳帽或打伞,不要在户外过久停留。
5
室内防暑不松懈
预防中暑不仅要注意室外高温环境,更要留心室内湿热环境,尤其是厨房空间,炒菜、炖汤期间,一定要保持通风。
图片源自网络
申工社综合整理自人民网科普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上海网络辟谣等
转载需注明出处
本期编辑:狄佳倩
发布于:北京市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